- 古人就分餐吗?分餐制与中华传统文化2020-03-17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袁思陶 伊媛 邢贺扬)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也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后该推行哪些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安全、更文明、更美好,成为了人们极为关心的话题。最近,“分餐制”再次成为热点话题,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古代人分餐吗?”“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
- 宜兴紫砂·传承说 陶园顾脉艺相传2020-03-13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这个称号至今只授予了全国的444位民间艺人,他们中间有以象牙雕刻而闻名,并被写入毛泽东选集的杨士惠,也有“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在紫砂领域,得到该称号的数十位艺人,却是无一例外都来自于江苏宜兴。
“我从会走路的时候起,就看到大人们在做壶,外祖母、母亲家世代是做紫砂陶艺的,我从小...
- 林留根:长三角经济成就离不开文化传统2020-02-23
□苏报记者 姜锋
林留根,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毕业,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史前考古、商周考古研究,主持发掘盱眙泗州城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遗址、邳州梁...
- 江苏来的紫砂陶艺大师 想到荣昌说“陶语”2018-11-25
陶艺,是中国的古典艺术之一,不仅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能够触发现代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不自觉地回味古典美的情思,从而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周俊智 曹竞方
周俊智夫妇在欣赏他们制作的“宝贝”。
与重庆结缘:一见钟情
周俊智、曹竞方是谁?他们是一对夫妇,家住江苏省宜兴市,是当地的陶艺名人、高级工艺美术...
- 南大文学院院长徐兴无谈江苏文脉:知之深则得之深2018-08-02
江苏文脉工程是 次系统全面梳理研究我省历史文化的大型工程,其中,编纂出版《江苏文库》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6年开始,江苏文脉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江苏文库》的编辑出版工作,纸本规模约3000册,共分为书目编、文献编、精华编、方志编、史料编和研究编六部分,其中精华编由南京大学莫砺锋和徐兴无两位教授担任主编。近日记者专访了徐兴无教授,听他讲述编纂工作如何呈现出千百年来江苏文脉...
- 吴元新:我与张仃先生的蓝白情缘2017-06-24
近日,《中国传统印染三千年》一书正在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分为《蓝印花布纹样集成》、《夹缬纹样集成》、《绞缬纹样集成》、《蜡缬纹样集成》共五卷,这是张仃先生生前一直关注和支持的项目。2009年我将五卷的初稿与相关的纹样请张仃先生审核,张仃先生看到图案后很激动,说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手工纹样的经典,他鼓励我与女儿吴灵姝一定要将它收集好、整理好,将相关的历史文化、...
- 章剑华:人生如绣——访著名刺绣艺术家姚建萍2016-11-19
章剑华:前些时间,我为你的刺绣艺术展题写了“艺命”两字,艺,是指苏绣艺术;命,是指命运和使命。我认为这两个字准确概括总结了你多年来的艺术生涯。你出生在全国有名的刺绣之乡苏州镇湖,在一个刺绣世家长大,跟着母亲学习刺绣技艺,接受刺绣文化的熏陶,从小便跟刺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你在苏绣艺术之路上跋涉、探索,肩负着弘扬苏绣艺术的使命,为社会奉献了一大批 的...
- 王一卜:用艺术心态做玉雕 感受古代艺术召唤2016-11-01
图为王一卜在进行精细的玉雕工作
苏州市玉石雕刻行业协会理事、苏州玉石雕刻行业协会平江分会副会长王一卜1日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从事玉雕事业要更多地用艺术心态来做,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充分感受古代艺术的召唤,就一定能创造出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玉雕市场迎来相当的繁荣期,而以苏州为代表的玉雕界也涌现了一大批声名鹊起的...
- 谈艺录: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章剑华访孙晓云2016-09-27
应章剑华之邀,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孙晓云来到江苏省文联办公室,他们就书法之“法”、书法之“美”、书之“风”和书法之“用”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孙俪晒书法作品。
书法之“法”
章剑华:你的《书法有法》一书已14次再版,一直受到读者...
- 托马斯: 美嫁衣,灵感来自南京云锦女织工2016-09-18
这些天,南京紫金山下的一个云锦工坊里,辛勤的织造女工们迎来了一位大鼻子外国人,“认真地不得了,什么都要问,什么都要亲手摸摸,恨不得爬到机器高头去”。
他是荷兰人,托马斯·韦德肖恩。
托马斯·韦德肖恩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与民间手艺人合作,是各顾各的,一方拿出设计,另一方按照图纸制作;但我觉得一个...
- 深度:昆曲-经典是如何流行起来的2016-09-07
在苏州昆剧院传习所内上演实景版《牡丹亭——惊梦》 资料图片
沈丰英扮演的杜丽娘 资料图片
穴位:古老艺术现代呈现
昆曲在校园的广泛传播,成功地培养了一批新生代昆曲粉丝——“昆虫”
10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校园行演出200多场,直接进场观众超过5...
- 后的南京白话说书人孔幼平 表演中引入外语形式多样2016-09-03
孔幼平。江宏国 供图
南京评话、扬州评话和苏州评话在江苏民间传统说书艺术三大流派中曾经形成鼎足之势。南京评话深受老南京人的喜爱,它在历史上数度出现过十分繁盛的景象,大街小巷的茶馆是它的舞台,夫子庙众多茶楼则是它的大本营。听书,是旧时南京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南京评话源远流长
早在南朝宋、梁时期,都城建康(今南京)就流行一种佛教讲经形式的“唱导...
- 吴元新:情深“蓝白人生”2016-07-13
采访吴元新是个偶然,在刚刚落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成果暨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展”上我有幸见到了他。眼前这个平易近人的斯文男人,看上去,就如同我身旁的人那般熟悉,让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和“美术大师”联想到一起,但一说起“蓝印花布”,他那清秀的眼神中就透出了无限的睿智和坦荡,滔滔不 的话语不仅字字句句映出了&m...
- 姚建萍的人生“针”法2016-07-13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白居易笔下的太湖静谧而深远。
太湖之滨,时近春分,料峭微寒。苏州镇湖的新盛茶园,一位柔弱的江南女子,一袭朴素的蓝绒长衣,伫立于茶山山腰的石径之上,远远眺望那“三万六千顷”的浩渺烟波。
她就是被誉为“苏绣皇后”“沈寿传人”的姚建萍,一位...
- 孙晓云:中国人对书法的审美融入骨血2016-07-12
两任国家领导人接见孙晓云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今年59岁的孙晓云,是江苏美术馆的馆长。这座体量巨大的现代美术馆,坐落在南京市市中心,不远处便是南京“总统府”。
孙晓云有显赫的家学,古文字学家朱复戡先生是她的外祖父,她从小便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练习书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童子功。此后时代变迁,“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