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委员:保护工业文化遗产意义非凡2020-05-28
【代表委员议国是】
乡镇企业博物馆、水泥工业博物馆、航天博物馆、宣纸博物馆、铁道博物馆、化工博物馆……目前,越来越多与工业遗产有关的博物馆、展览馆在全国各地落地。据统计,这些工业遗产类场馆占全国场馆总数的2%左右。很多在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中被拆除、废弃、改造的工业遗产,连同几代人的记忆,一同留存在岁月之中。
工业文明创造了前...
- 两会“艺”起聊系列访谈 阎晶明:规范文化秩序 打造创作新格局2020-05-24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
- 两会“艺”起聊系列访谈 冯远:用艺术服务都市建设、服务社会发展2020-05-24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
- 两会“艺”起聊系列访谈 美绘乡村 范迪安委员与中央美院教授共话建设小康社会2020-05-24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
- 两会“艺”起聊系列访谈 吉狄马加:好作品既反映个体经验,又要具有人类意识2020-05-24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
- 两会“艺”起聊系列访谈 白庚胜:期待有更多的李子柒传播中国优秀文化2020-05-24
编者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战“疫”,凝聚起磅礴力量。受疫情影响而推迟召开的2020年全国两会,必将承载人们更多的期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文娱部推出原创访谈栏目“两会‘艺’起聊”,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
- 潘鲁生:文化助力脱贫攻坚丨两会声音2020-05-2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刚刚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表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仍需全社会群策群力,切实增强乡村发展的文化活力,提高其发展潜力、增强其内生动力。“从基层调研的情况看,近年来乡村文化发展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和经验。”潘鲁生说。因此今年他...
- 全国人大代表沈铁梅、王芳,全国政协委员张建国谈疫情期间戏曲人的思考—— 沉潜,是为在舞台与观众更好地相见2020-05-22
剧场静了,排练厅的锣鼓停了,云练功、云排戏、线上演出、抖音直播……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几个月中,戏曲人经历了漫长的沉潜,也在网络的助力下收获了新的传播平台和表演空间,戏曲人对这门传统舞台艺术思索良多。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主任王芳,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探讨了剧场与非剧场环境中,戏曲表演、传播、欣赏效果的...
- 姜幸民: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40年默默守护彩锦绣技艺2020-05-14
中国江苏网5月13日南通讯(通讯员 汤建军 记者 李志华)一幅花鸟画活灵活现呈现在绣绷上……5月12日家住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崇智网格的非遗传承人姜幸民正在绣制一幅彩锦绣作品,吸引了大伙儿的目光。
今年60岁的姜幸民是沈寿刺绣艺术第四代传人,四十年来默默守望着被专家誉为“传统与现代成功结合”的彩锦...
-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所长王勉——让破碎的古瓷重焕新生2020-05-14
王勉修复清康熙红釉碗施 芳摄
王勉,从事文物修复47年,曾为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圆明园等单位修复古瓷器,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凭借多年练就的一双慧眼,他能快速判断碎瓷片原来的器形,通过多种手段让它们获得新生。
一如往常,王勉换上白大褂,平心静气地坐在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左手小心地扶着一件清代青花缠枝莲纹瓷绣墩,右手拿着砂纸慢慢地打磨,时而停下手,凝神打量纹路...
- 莫砺锋:想为大众读唐诗做个导游2020-05-07
莫砺锋
世界读书日,在中宣部指导下,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出37种2019年度“中国好书”,上榜好书中共有三部作品出自江苏。据介绍,2019年度“中国好书”由专家学者经过多轮评选最终投票产生,重点推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较大社会影...
- 守一盏心灯——记鸬鸟鳌鱼灯传承人施卫国2020-05-03
鸬鸟鳌鱼灯,流传于杭州余杭鸬鸟镇全城坞一带,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今,只有一位师傅能扎这种灯了,他叫施卫国。
剖成薄片、去掉篾黄、细细编扎、手绘……在非遗传承人施卫国的手中,经过一系列烦琐又精细的程序后,竹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只只惟妙惟肖的“鳌鱼灯”。在杭州余杭鸬鸟镇一带,鳌鱼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57...
- 张万仁:让非遗在指尖传承 平原“面人张”一把面团捏万象2020-04-20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
而平原面塑有这样一个代表性的传承人——张万仁,他自幼跟随外祖父肖洪山学习传统面塑技艺...
- 贺云翱:《文化南京》,三个维度解读南京2020-04-16
采访嘉宾:贺云翱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
记者:继《文化江苏:历史与趋势》之后,您最近又推出了姊妹篇《文化南京:历史与趋势》,相比于以往写南京的书,这本书有何不同?
贺云翱:这本书是站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大局的角度下,思考南京城市的地缘优势、发生发展过程、文化内涵、重大事件、历史分期、独特贡献、文化特征、历史地位等问题,其...
- 史依弘:爱“折腾”的京剧探险者2020-04-16
史依弘 照片由本人提供
【走近文艺家】
早年成名的她,比别人少了些追逐名利的冲动,从而可以遵从内心的召唤,在艺术上大胆“折腾”。这种“折腾”,拉近了京剧跟年轻人的距离,为京剧艺术探索出了更多可能,也让她成为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戏曲演员之一。
无数次面对台下观众,京剧名家史依弘都镇定自若。这一次...
- 绛州剔犀传承人何鹏飞 让漆艺绽放时代光彩2020-04-16
本报记者 邹雅婷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4月14日 第 07 版)
何鹏飞雕刻漆器
何鹏飞供图
何鹏飞与浙江嵊州竹编传承人吕成合作的竹编剔犀扇形盒
何鹏飞供图
一间古色古香的展厅里,摆放着一套色泽乌亮的四方桌。桌子造型很简洁,桌面的纹饰却十分华美,红黑相间的云纹密密...
- “吾乡”,挖不尽的宝藏 ——听作家刘旭东解析家乡方言隐藏的魅力2020-04-06
方言,是沉淀在个体记忆中的难忘乡愁。一个字,一个音,就是一段乡土记忆。饓、淨、珿、簎、譟、挜……这些汉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未曾谋面、不知何解,实际上它们却是海安乡音中一个一个生动的日常用字。继《吾乡食物》《吾乡风物》这两本回忆家乡风土的图书之后,江苏作家刘旭东最近潜心研究家乡海安的方言,打捞出数百个 “人人口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方言...
- 梧桐枝上始含英:4月4日15时38分“清明”2020-04-03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15时38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梧桐枝上始含英,新莺嘹乱柳烟低。
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说,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开始。“清明&rdq...
- 武斌:以“文明互鉴”,重识中华文化2020-03-28
《文明的力量》
沈阳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武斌研究员长期研究中国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他认为,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一,而整个世界的文明发展也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在未来的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是武斌的新作,在书中,他以时间为线、文化交流为轴,全面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
- 曲润海:视戏如命的“梆子厅长”2020-03-18
【走近文艺家】
作者:孔培培(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84岁的他一生沉浸于戏曲艺术,既看戏、谈戏,又写戏、评戏。正因为对中国戏曲艺术的这份执念以及对山西梆子的巨大贡献,任职山西省文化厅时,他被人称为“梆子厅长”。
“中华民族又遇上疫情凶险,党中央令传下战胜妖孽,全中国,亿万人,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