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渊远流长。
而平原面塑有这样一个代表性的传承人——张万仁,他自幼跟随外祖父肖洪山学习传统面塑技艺,能捏制花鸟、人物等,尤其擅长捏制古典造型人物,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师承外祖父 面塑技艺学到手
记者来到张万仁的家里,走进他的工作室便让人觉得别有洞天,房间里摆满了他的面塑作品,令人眼花缭乱,热爱文学的他还在墙上挂满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巨大的工作桌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毡,上面摆满了他创作面塑用的工具。只见张万仁正端坐在工作桌前,面前摆放着几块色彩斑斓的面团,他左手捏起一块面团,右手持一把小巧的塑料刀具,娴熟地点、切、刻、划进行塑形,灵巧的手指上下翻动,一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人物很快便呈现在眼前。
张万仁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他近期创作的面塑作品,从垂钓的姜太公,到手拿大刀的红脸关羽等古典造型人物不一而足。这些人物均是用不同颜色的面团制作而成,他们衣着鲜艳,动作、表情鲜活生动,细细端详,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说起与面塑结缘,张万仁说,外祖父每年春节都会给自己几个面塑当礼物,有时还会现场展示这门技艺,当时看到几块小小的面团在外祖父手中,经过揉、搓、捏、切后变幻成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动物,他觉得十分神奇,可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从事这一行业。
那时年幼的张万仁对面塑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在他不断地央求下,最终,外祖父答应教张万仁学习面塑。看着外祖父轻而易举地捏出一个个人物来,可是一块块面团在他的手里却根本不听话,很多看似简单的步骤,上手操作起来却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张万仁性格沉稳、能坐得住,一头扎进面塑世界,渐渐迷上了这门手艺,在外祖父的悉心教导下,他的手艺日渐精进,总算学会了面塑的基本功。
张万仁说,自那以后,自己这双手,就跟面塑没分开过。
偶然机遇 重拾手艺
“以前,面塑就是走街串巷叫卖的小玩意,靠这谋生很难的。”张万仁直言,“我有段时间自己一直在做生意,但是偶然间碰到了一位河南新乡捏面人的手艺人,受他的启发,我就想起了外公还教过我这门手艺,所以我又拾起它来了。”
在传承技艺过程中,从最初的复制、模仿,到如今的探索、创新,张万仁的创作技艺和题材在不断拓展。他的面塑作品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并融合了现代和本地元素,其创作题材既有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也有戏曲故事和动漫卡通等形式,有单个人物,也有系列人物场景。
一件新面塑作品的诞生,其经历的不仅仅是人们看到的制作过程,背后是艺术家一遍遍查阅资料和对动作、表情、衣着的构思。“像我新创作的几个经典名著里的人物,首先我要充分了解故事的背景,再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身份去设计动作、表情和衣着。”张万仁笑着说。
除题材不断推陈出新外,张万仁也在不断琢磨对面塑工艺进行改进。捏面人的关键在于前期配料,而传统面塑作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干裂、变色,无法长期保存。他经过多次试验,逐渐找到蜂蜜、面粉、防腐剂等合适的配比,成功解决了传统面塑不易长期保存、变色、开裂的难题。
手艺面临失传 迫切寻找“有缘人”
平原面塑原料主要是糯米粉、高筋面粉、防腐剂、保湿剂、甘油、蜂蜜、淀粉、各种颜料等。用手指和小刀、剪刀、梳子、竹针、拨子等极简单的工具,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面塑这个行当的艺人越来越少,和许多传统手工艺术一样,在机器化大生产的变革下面临着传承中断的危机,而张万仁最大的梦想就是传承。
“现在虽然面塑日渐得到社会的认可,但能静下心来学习和研究这门手艺的人仍为数不多了。”张万仁遗憾地说,我现在眼睛不行了,这门手艺面临失传,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给真正喜欢的人。
“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仍有很多手工艺人在谋生和传承之间徘徊,希望能为手工艺人更多的生存空间,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将老手艺传承下去。”张万仁说,这门老手艺里有咱们的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好好传承下去。只要有人需要,我就愿意一直做;只要有人想要学,我就愿意继续教。
为了将面塑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绵延下去,张万仁经常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推广面塑,也常将自己的得意作品送去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面塑,身体力行将面塑技艺传承下去。
如今,每次看到新鲜或是有趣的经典人物,张万仁总会试着捏一个,从过去的济公、关公、鲁智深到此前的小猪佩奇、猪猪侠,再到如今的哪吒、叮当猫,他勇于探索的心永不止尽,“我是面塑传承人,不仅要传承,更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制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