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欢迎您!!!
返回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 页
协会新闻
协会通告
行业资讯
协会概况
名家访谈
政策法规
奖项评选
学术交流
会员风采
专题活动
传统文化拾萃
会员服务
分支机构
教育培训
联系我们
今天是:
协会通告
更多+
关于开展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评选表彰活动通知
2020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会员单位发展通知
致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全体会员的倡议书
政策
法规
更多+
关于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认定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大国策: 2020年, 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官方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
八达岭出台破坏文物和不文明旅游行为惩戒办法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九项保护措施指什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会员
服务
入会事宜
协会基地
表格下载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入会须知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传薪奖”申报表格
副主席、常务理事、理事提名条件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入会申请表
分支机构、代表处管理办法
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团体会员单位入会申请表
评论
理论
|
评论
会员
|
理事
|
会员单位
|
理事单位
|
常务理事单位
入会条件
|
协会基地
|
申请条件
|
表格下载
年度人物评选
|
江苏文化传承奖
展览展示
|
论坛峰会
|
企业沙龙
协会简介
|
协会领导
|
内设机构
|
各市协会
|
协会大事记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江苏传统文化促进会
评论
谢军:别让生僻字成为美好生活的羁绊
2020-08-21
作者:谢军(法学博士) 姓名是陪伴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名片,部分人带有生僻字的姓名,常常给生活带来意外的烦恼。因为姓名中有生僻字,学生被拦在升学门槛前;因姓名中有生僻字,客户难以取出银行存款;因姓名中有生僻字,孩子上不了户口……每年新生入学季,入学新生各种生僻字姓名的“梗”,也会引发社会热议。 俗话说,...
汉字文化热的喜与忧
2020-08-03
作者:张一清(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编者按 近日,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落下帷幕,掀起了关于汉字文化的又一次热潮。节目中的问题,比如“抬杠与哪个节日有关?”“以下哪个词牌名出自诗词,一剪梅、破阵子、清平乐?”,因知识性强又趣味横生,引起热议。从2013年兴起的《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2...
京剧“邂逅”连环画,不只是一种“混搭”
2020-07-28
【文化评析】 作者:李思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京剧与连环画,一种是动态的戏曲表演艺术,一种是静态的民间美术技艺,都是值得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者的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上海揭幕的一场展览,试图融合京剧和连环画两种艺术形式,形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象空间,铺展中国传统艺术之美。 京剧是蜚声世...
非遗传承,打破圈层
2020-07-21
多一份新意和惊喜,与更多热爱者相遇,就更有可能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潜力 一把老琴,打磨新曲,不断将新表现形式融入传统,学生上门请教,网上吸引点击,游客慕名而来。一把从父辈手中接过的弦子,在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手中,拨响了新的旋律。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非遗项目持续扩增,目前仅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就超过3000人。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
祈年文潭:古代顶级诗人,写诗有多快?
2020-07-21
作者:易之 最近有一位16岁的神童火了,据说日均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平均43秒就能写出一首诗。 这个速度太可怕了,就是放在人工智能身上,都有点担心烧坏主板,主机箱上飘出一缕黑烟。那么古代顶级诗人,写诗能有多快,能不能达到精确到秒的程度? 有人想到个比较快的,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煮豆...
非遗传承,打破圈层
2020-07-21
多一份新意和惊喜,与更多热爱者相遇,就更有可能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潜力 一把老琴,打磨新曲,不断将新表现形式融入传统,学生上门请教,网上吸引点击,游客慕名而来。一把从父辈手中接过的弦子,在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手中,拨响了新的旋律。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非遗项目持续扩增,目前仅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就超过3000人。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
高子文:剧场还会存在吗?
2020-07-19
法国的一位剧场艺术家阿尔托将瘟疫和戏剧做过一次有趣的比较。他认为瘟疫是人类的自我清洗,而戏剧与此类似,是“集体排出脓疮”。人类社会就好像人的肌体一样,需要接受一种“残酷”的考验,排出内在的毒素。剧场便是暴露这种“残酷”的场所。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剧场正是人们与自己的狭隘与偏见作斗争的场所。 时至今日,新冠肺...
年轻人网上热追经典 用弹幕的方式致敬“四大名著”
2020-07-19
近日,B站(哔哩哔哩的简称)上架了央视版四大古典名著电视剧——1998年版《水浒传》、1994年版《三国演义》、1987年版《红楼梦》和1986年版《西游记》,立刻受到了网友们的追捧,评分飙升至9.9分。B站弹幕观剧的方式,让这些略带年代感的剧集重焕生机,网友们一边发弹幕一边重温经典,在互联网上完成了一场盛大的集体狂欢。 开启弹幕...
【央广时评】让文化遗产赋彩美好生活
2020-06-13
文化遗产是传承国家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珍贵资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大众美好生活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不仅是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人的节日,也是大众走近并了解各类文化遗产的重要节日。 无论是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还是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文化遗产只有...
守文化之重 创时代之新——代表委员热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05-28
【两会光明视角】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初夏,武州山南,云冈石窟依山静卧。 全国两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他仔细察看雕塑、壁画,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石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
张西平:文明互鉴的恢宏历史——《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评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史更加受到学界关注,各类著述不断涌现。张国刚教授的《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下两卷,气势恢宏,是近年来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成果。此书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达通古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从张星烺六卷本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到冯承钧对法国汉学界中西文化交通史名著的翻译,都为学术界积累了重要历史文献。方豪的《中西交通史》和沈福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意义重大,但在一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各界新的需求。何芳川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下两卷是多位学者合作的结果,内容丰富,但因全书按照国家和地区来叙述,从而使整体历史感受到影响。近些年来,在各个断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领域均有精彩之作涌现,诸如刘迎胜的元蒙史研究、汤开建的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都成绩斐然,但以一人之力打通古今之作的通史性研究著作十分罕见,张国刚的这部作品是近些年来第一本。严耕望先生谈到治史时曾说,治史要“专精”与“博通”,这两条兼顾,对学者是很高的要求。而《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卷“从张骞到郑和”、下卷“从利玛窦到马戛尔尼”,贯通古今,将专精与博通融为一体。该书实际是张国刚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个系统总结。隋唐史研究,是他的学问起点,留德以后又致力于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德国汉学史研究,成绩卓然。有了相关断代史的深入研究基础,再做通史研究自然能够做到通达。因此,该书是我国近年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值得关注。 第二,文明互鉴。本书选取“中国与西部世界交往和文化关系的相关史实”,构成自己的序列,不仅给中西文化关系史赋予了新的视角与内涵,而且凸显了对人类文明互鉴的关注与思考。在处理1500年以后中西文化交流史时,作者进行了化繁为简的安排。下卷尤为重视耶稣会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线阐述文明的交流与对话,全书写到马戛尔尼来华为止。如此谋篇布局,既不与上卷章目如出一辙,更能凸显1500年前后中西文化交流的各自特点与重心。重点考察了耶稣会士如何进入中国,如何传教,如何描绘记录中国,如何影响欧洲认识中国,又是如何影响中国认识欧洲。耶稣会士不仅带来了中西的物质文明交流,而且也塑造着中西彼此眼中的形象。这种探索也关涉如何从整体看待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问题。作者在序言中说:“19世纪是西方殖民主义向全球扩张的帝国主义阶段,像中国这种不曾如印度那样完全沦为殖民地的主权国家,也因为鸦片战争而被迫打开了国门,脚步沉重地迈向了近代;西学东渐日益强盛,以致出现西潮汹涌的另外一种单向流动的局面。”这是一个从长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作出的判断。笔者在10年前的大航海丛书序言中曾说,19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晚清的败局刺激了每一个中国人,从此,“救亡图存”“变法维新”成为中国的两面旗帜。而要达到这两条,只有学习西方。如梁启超所说“参西法以救中国”,当“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毛泽东同志后来也描述过当时的情景,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只有学外国”。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东西方关系完全失衡了。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关头,人们似乎别无他路,这种局面实际上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时期。从此,在东西方关系上,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似乎成为一种难以破除的二元对峙定式。 百年烟云,沧海一粟。回顾漫长的中西思想交流历程,我们应从整体上对中西关系做新的思考,或者说我们应将中国放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中,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考虑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发展问题。如果从文明互鉴的长时段历史来看,晚清只是弹指一挥间。而从张骞到马戛尔尼的这段文化交流历史方能更好地展示出文明的多彩、平等与包容。走出“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峙,在宏大历史进程中重新思考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价值,是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
2020-05-11
作者: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史更加受到学界关注,各类著述不断涌现。张国刚教授的《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上下两卷,气势恢宏,是近年来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成果。此书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达通古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史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从张星烺六卷本的...
宋题材电视剧:以传统文化之美击中观众
2020-05-09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光明日报通讯员 胡琪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版图中,有气势恢宏的唐代文化,有内敛精致的宋代文化,有包容多元的清代文化……近期,一部讲述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到“仁宗盛治”故事的电视剧《清平乐》热播,收获了不俗的反响。有观众评价道:“场景布局考究,画面华美,随便一截就是一幅画,很有古韵...
何勇海:戏曲“线上见”,传统别样美
2020-05-06
作者:何勇海(媒体评论员) 疫情期间,各地剧院暂停营业,不少戏曲院团和戏曲名家纷纷将艺术活动搬到线上,比如在日前举行的“东方之韵”戏曲展演周里,京、昆、沪、越、淮、评弹等剧种就连续5天举行网络直播,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一时成为“流量担当”。 在网红层出的今天,戏曲涉足网络直播,走上网红之路,并成为&ld...
陈昀:文物见证抗疫史
2020-05-03
作者:陈昀 关于瘟疫,中国古籍早有记载。《周礼·天官·冢宰》:“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古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几千年来,人们对瘟疫的抗击始终没有间断。隔离传染源、施...
朱德慈:一座绕不开的地标——朱祖谋《词莂》的词学价值
2020-04-27
作者:朱德慈(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者按 词选是词学批评方式之一,是词作经典化的重要途径,向来是词学研究不容轻忽的对象。当代词学界对历代词选的研究日渐兴盛,这里选择近作一组,以供窥斑见豹。《一座绕不开的地标——朱祖谋〈词莂〉的词学价值》一文,介绍了近代词学大家朱祖谋的清词选,认定其选目精严、视野宏通,且“透露出编...
王林 余浩男:央视纪录片《朱熹》聚焦“当下意义”
2020-04-15
作者:王林 余浩男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与武夷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四集纪录片《朱熹》,近期将在央视科教频道推出。该片历时五年精心制作完成,摄制组行程十几万公里,几乎走遍了朱熹生前所有重要活动地点,对众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和历史文献进行了精心拍摄。摄制组充分运用多维度航拍、移轴摄影、水下摄影、三维动画、虚拟影像合成等创新表现形式,首次向世人讲述了南宋儒学大师朱熹...
曹峰:从清华简看战国精神的形成
2020-04-11
作者:曹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战国”条中,通过比较《左传》和《战国策》等文献,这样描写春秋时代和战国中期以后的时代区别:“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
杜诗治疟考
2020-04-10
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疟疾,是一种常见而又古老的疾病。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疟疾是经过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医学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疟疾的认识难免与现代人相左。《礼记·月令》篇中说,孟秋“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这句话表明了疟疾发生的时间,多在初秋;发病的原因,...
故宫角楼的智慧
2020-04-08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拥有世界上规模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技艺上都极具东方特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角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史料及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角楼。如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部分就规定...
李学勤先生对秦史与秦文化研究的贡献
2020-04-05
【学人追忆】 作者: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刘钊教授在总结中国近现代以来文字学研究的学术史时曾经写道,“李学勤涉猎面广,学问渊博,在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秦汉简帛、文化史、先秦史诸多方面都深有造诣”。秦史和秦文化研究,在李学勤先生所进行的学术探索中只占非常有限的比重。尽管如此,他的学术关注,往往对学界有所引导...
当前
1
/
2
页|共
39
条记录
1
2
下页
尾页
协会新闻
|
协会通告
|
行业资讯
|
协会概况
|
名家访谈
|
政策法规
|
奖项评选
|
学术交流
|
会员风采
|
专题活动
|
传统文化拾萃
|
会员服务
|
分支机构
|
教育培训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