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碰撞,让传统戏曲“活起来”2021-08-08
作者:池浚(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国家京剧院编剧)
日前全国政协围绕“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组织了专题研讨,我也一直密切关注其观点和动态。随着时代变迁,如何赋予中国戏曲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是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任务,更是我们每一位戏曲人面临的时代课题。
我与京剧结缘已经20多年,那时我还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国粹京剧以动作舞蹈...
- 赵献东:七夕说2020-08-21
华夏神州,天涵地负,乾坤交泰,化育万物;伏義女娲,合璧连珠,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生息繁衍,人类始祖。故曰一阴一阳谓之道,一刚一柔成其妙。
七夕者,中华阴阳刚柔和合之道也。
回眸远古,先民崇拜自然,观天象而定九方,名星宿以应地物,补人生遗憾于勤勉,寄美好愿望于上苍。望太空,天河之西,星布如梭,一星灿然,晶莹灼灼,若女子纤纤素手,札札织罗,曰织女之星。秋...
- 传统剧目改编必须彰显时代性精神2020-08-03
作者:邵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站博士后、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教授)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戏曲发展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戏的存续十分有利。目前,绝大部分剧种传承至今能完整演出的传统戏,只是其经典剧目中的很小部分,因而当前和今后,整理改编传统戏,仍将是地方戏传承发展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对传统戏来说,整理改编是一种再创造,同样也必...
- 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2020-07-28
作者:笑川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亦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二人都相互陪伴,不离不...
- 杨晶晶:文学遗产版:敦煌本《搜神记》2020-07-21
作者:杨晶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讲师)
敦煌遗书中存句道兴所撰《搜神记》(亦称敦煌本《搜神记》),其成书大致在唐五代时期,写卷凡8个:散0902、伯2656、伯3156碎一、伯5545、斯0525、斯3877a、伯5588和斯6022。写卷的抄写年代大约在九世纪末十世纪初。其中,写卷斯3877a抄有句本《搜神记》第33“楚王”条故事片...
-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2020-07-21
图为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刘再丽摄
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保护传承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遗产,2012年,当时的农业部开始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评选活动,至今共列入5批118项。这些遗产是中华传统农耕方式的优秀代表,有的形成了循环生态利用的模式,依然造福于当地。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
- 张景:老子“宠辱若惊”新解2020-07-19
作者:张景(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讲师)
“宠辱不惊”是一个常用成语,并由此引出另一个成语——受宠若惊,这两个成语最早出自《老子》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
- 吕文明:文艺创作要有文化传统“打底子”2020-07-14
作者:吕文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
文艺作品社会价值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塑造什么样的精神品格,是否达到了感染人和鼓舞人的目的。而精神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作者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其中,对历史文化的取材和演绎,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创作锻造经典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
- 展现中华戏曲的深邃精美——近年戏曲梅花奖获奖者创新启示2020-07-06
核心阅读
近年来的戏曲表演之所以呈现生机勃发的景象,在于广大戏曲艺术家特别是梅花奖获得者,注重对中华戏曲传统精神与审美本质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独特民族审美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表演艺术始终面临转化与创新的问题。如何传承、怎样发展,一直是摆在广大戏曲艺术家面前的艺术选择与时代课题。传承...
- 文化上“云”并非权宜之计2020-07-05
作者:李广春(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据报道,近期,“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上海非遗协会借助云展、云演、云讲、云售、云游等多种方式,上万款非遗主题产品、600多项资源、200多位非遗传承人相聚“云端”,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期间,传统端午文化也通过互联网传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 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2020-06-24
岁月流转,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但端午节丰厚的文化意蕴依然富含魅力、润泽心灵
创新方式、丰富形式、有效传承,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才能让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活蕴藏在节日中的文化基因
粽香四溢、艾叶流芳,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端午节。在重庆,人们参与“我的端午节”小视频拍摄活动,真实记录身边故事;在宁夏,居民比赛包粽子、绣荷包...
- 卓然:防瘟避疫说端午2020-06-21
作者:卓然(山西省晋城市作协名誉主席)
人类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创造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抗击疫病的历史。秋防疟疾,冬防哮喘,春防麻疹,夏防痢疾,各个节日都有不同规模的防疫项目,而端午节则是对疫病的一次大围剿,人们所戴、所佩、所吃、所喝、所行、所为,无不与防疫避暑抗病毒有关。
香布袋儿
每年能够让人想起过端午节的时候,大抵在四月末...
- 王春法:坚定文化自信,塑造统一完整的中华文化形象2020-06-13
作者:王春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文化,谈文化自信,但究竟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相当一部分论者实际上并不很清楚,或者至少论述得不很清楚,往往把外国人对某种艺术形式或文艺作品的肯定赞赏当作文化自信的依据,把由此而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豪感当作文化自信。这显然是不准确的,说明我们需要全面准确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
- 林玮:理解茶,理解中国文化2020-06-06
作者:林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
讨论“茶”有多种视角,中国茶人熟悉的是陆羽的《茶经》。这是一种分门别类讨论茶叶源流、造具、器物、煮饮、事略的思路。它把“茶”作为一种物,从物中条分缕析地辨别出品位。而根据《茶在中国》的作者贝剑铭(JamesA.Benn)的观点,这彰显了中国文人的特殊话语权。
...
- 传统手艺“出圈”, 融入生活才是活态传承2020-05-28
最近一两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间手艺人,诸如竹编、刺绣、木艺、制笔等,这些手艺人纷纷在直播间里秀绝活,用镜头讲述传承千百年的技艺和匠心。他们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圈粉”,甚至一些濒临失传的技艺也获得巨大关注,寻到了知音。
在有些人眼里,民间手艺人的技艺,代表着“土得掉渣”的农耕文明...
- 余光中谈中国书法之美2020-05-24
壹
近十年来常应邀去大陆各地讲学,事后主人例必殷勤伴游,或纵览山川之名胜,或低回寺观、故居之古迹,而只要能刻、能题、能挂的地方,总是有书法可赏。
书法不愧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不但能配合建筑与雕刻,而且能呼应文学与绘画;不但能美化...
- 两会声音|徐里委员: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影响力2020-05-24
来自专辑
中国艺术报“两会”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
增强对外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影响力
徐里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讲话获得与会者...
- 张文利:便向根心见华实——宋代理学家的傍梅读《易》2020-05-11
名物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从《诗经》和《楚辞》开始就有名物研究的风气。孔子说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研究名物不仅有助于通晓经典,更是对学者博闻广见的基本要求。名物是一座架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名物研究使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触摸历史,从文字、器物和图像中追寻历史的真实。名物研究也让我们可以探寻中国文化的脉络,那些流传千年的鸟...
- 王贵元:从甲骨文到楷体字——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嬗变2020-05-09
【语言论坛】
作者:王贵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而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超强的生命力是怎样实现的?认识楷体字不一定能认识甲骨文,甲骨文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发展为楷体字的?为什么形声字成为现代汉字的主流?
迄今为止,上述问题还缺乏系统性解释。汉字之所以能使用到今天,核心原因是它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
- 高旭:儒释道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2020-05-03
作者:余秉颐(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家国情怀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诸流派都有其历史作用。儒学强烈的家国情怀,历来为世人所公认;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国情怀尚未被世人充分认识。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潜书·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养生,释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