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的民俗记忆:除了理发还有这些2020-02-23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又叫春龙节、农事节,是中国民间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吃龙鳞饼、理发……一系列习俗令这个身处春天的节日暖意融融。
资料图。钟欣 摄
“二月二”为什么是“龙抬头”?
“二...
- 秦淮灯会2020-02-21
秦淮灯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
秦淮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l...
- 非遗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2018-04-30
蓝印花布新品种
身着蓝花布的姑娘、挂着蓝花布的窗棂、铺着蓝花布的桌台……这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艺术 。而这一独具江南气质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正在江苏省南通市一角静静“吐露芬芳”,且“香气”早已遍布 各地。
蓝印花布 底蕴深厚
为继承和发展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
- 绣娘“针”功夫工匠精神传苏绣2017-04-09
1993年4月9日,苏绣“十二金钗”在吴县问世,绣品净高2米,宽3.2米,由镇湖乡绣女历时8个月,计12000绣时绣制而成,堪称 之 。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已将刺绣用于服饰。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
- 张艺谋偏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啥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第二国歌”2016-09-05
毫无疑问,这两天全 的焦点都在中国杭州。
昨天晚上的G20峰会文艺演出,导演张艺谋用精彩的舞美和秀美的西湖相结合,献上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视觉盛宴。
在众多节目中,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雷佳演唱的《难忘茉莉花》让人印象深刻。
这 歌以大家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基础改编,既保...
-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2016-07-25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 遗产名录》,被胜誉为&ldquo...
- 寸锦寸金——南京云锦2016-07-25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 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 成就。云锦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艺之大成,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
- 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昆曲2016-07-13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分南曲和北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
- 乡风野趣,清新明快——苏北淮海戏2016-07-13
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淮海戏领军人物许亚玲剧照 《金子》
淮海戏,江苏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及淮安市、盐城市的北部城乡。源出于沭阳吴集镇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
- 蓝白之美—— 南通蓝印花布2016-07-13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蓝印花布源于秦汉、盛于商业发达的宋朝,而广泛普及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之际,现代所见蓝印花布的样式...
- 魅力紫砂—— 宜兴茗壶2016-07-13
紫砂是一种高炻翔器,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兴紫砂器胎质具有这种特性,而且,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紫砂器以器型,泥色和儒雅风采取胜。其器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千变万状。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种,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