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野趣,清新明快——苏北淮海戏
2016-07-13 11:24:51 来源:江苏省传统文化促进会
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淮海戏领军人物许亚玲剧照 《金子》
淮海戏,江苏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连云港市、宿迁市及淮安市、盐城市的北部城乡。源出于沭阳吴集镇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与徽剧、京剧等交流融合、革新唱腔,形成淮海戏。淮海戏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海州乡音。
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和融合地带,由此,淮海戏的总体风格是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所以,她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
淮海戏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到目前,一直紧跟时代发展不断编演现代戏,且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现代戏表演新特色、新传统。这对于研究和推进中国戏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淮海戏有着浓厚的"乡风野趣,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美学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老生谷(广发)派、青衣杨(秀英)派、丑角杨(云发)派和花旦范(珍美)派四大流派。2008年6月,淮海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