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识中华传统文化——如见故人,喜不自胜2020-07-22
公元八世纪的唐帝国长安,一名进京赶考的举人在热闹非凡的东市一家书店找到了手抄本《周礼疏》,在他旁边一位准备去大慈恩寺礼佛的香客买了本木刻本《金刚经》。随着造纸术的普及,纸张已经成为便宜又轻便的文化记录工具,书店这种新兴的文化载体也在长安城流行开来。而此时在欧洲,写于羊皮卷上的书籍仍是一种奢侈品。不久之后,纸张通过唐与大食的怛罗斯之战传到中亚的撒马尔罕,12世纪再传至南欧,为欧洲文艺...
- 场景式浸入,打开演艺新空间2020-07-19
昆曲《浮生六记》 孙 健摄
受疫情冲击,演出行业最大的“新常态”就是变化。在剧场受限的情况下,户外空间正成为演艺新舞台。文艺演出从单纯的舞台呈现,走向园林,走向自然山水,与社会生活开始有了更多、更新的方式连接。“情”“景”交融,构建了演艺新空间。
位于秦淮风光带上的愚园,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曾...
- 文化和旅游部实施“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2020-07-13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周玮)为促进中国杂技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和人才,文化和旅游部从2020年起实施“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评选确定一批重点扶持作品。
“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旨在继承发扬中国杂技艺术优秀传统,推动杂技艺术的创新创造,创作生产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杂技艺术作品。
根据要...
- 定啦!江苏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五年一次2020-07-0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6日讯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印发《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江苏省将每五年开展一次,承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
根据《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需从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 江苏夯实文化根基,促进文旅融合,加强文明创建—— 文化涵养小康亮色2020-07-07
闪闪发亮的吴王夫差剑、玲珑剔透的秘色瓷碗……夜晚的苏州博物馆内,游客们远离白天的喧嚣,惬意享受着一场历史文物盛宴。
“今年6月6日起,我们将周末及节假日的开放时间延长到了晚上9点,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体验姑苏城的历史文化。”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凌培说。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江苏省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 江苏打造本土话剧《朝天宫下》讲述故宫文物的“南迁往事”2020-07-05
新华社南京7月4日电(记者朱筱)日军侵华期间,为保护故宫文物,故宫博物院曾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文物南迁行动。为讲述烽火下的“护宝”传奇,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朝天宫下》近日正在联排,拟于7月底正式对外公演。
话剧《朝天宫下》讲的是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城后南京沦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地下文物库房的部分故宫南迁文物危在旦夕。危急关头,护宝人坚持&ld...
- 用国际化视角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2020-07-05
近年来,借助新华社全媒体平台,江苏外宣借筒传声、借船出海,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推动媒体海外落地。聚焦江苏省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体育、教育等多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不断提高江苏海外媒体关注度和综合影响力。
一、江苏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现状与迫切需求
近年来,江苏不断创新思路举措,拓展平台渠道,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感知江苏...
- 江苏无锡:开笔启蒙 体验传统2020-07-05
7月3日,老师在“开笔礼”上为小朋友点朱砂。当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广益中心幼儿园举行“开笔礼”,222名即将毕业的大班小朋友通过正衣冠、礼敬先师、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等活动开启识字习礼教育,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发(朱吉鹏 摄)
7月3日,小朋友在“开笔礼”上书写“人...
- 江苏首家专注于两岸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的“云平台”上线2020-07-05
中国台湾网7月3日盐城讯 盐台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云平台”7月2日正式上线试运行。该平台是江苏省内首家专注于两岸青少年传统文化交流的线上交流平台。
“云平台”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钉钉”系统为依托,针对受众群体特点,采取专业化运维,通过省内知名教师现场授课,线上线下实时互动分享,帮助促进台湾青...
- 南京举行“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2020-07-05
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和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共同向南京大学图书馆等五家单位赠书。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日电(通讯员 潘珂)2日,“文学之都经典文库”首发式在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的武定门青春书店·青春会客厅举行。
去年10月31日,南京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学之都&rdquo...
- 苏州:“江南小剧场”唱响文旅融合好声音2020-07-02
中国江苏网苏州讯(记者 张珺 通讯员 宗志鹏 徐衡)江南是古人的风雅聚地,也是今人的诗意栖居。端午佳节,来自德国、芬兰、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9位外籍粉丝,随“GoJiangsu”海外社交媒体粉丝采风团走进苏州网师园,观赏“江南小剧场”之综艺表演《遇见姑苏·游园今梦》。江南丝竹《金蛇狂舞》、苏州评弹《枫...
- 南京博物院“融·合”特展: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奠基史2020-06-30
“王子午”鼎,河南博物院藏
杨素平摄(人民视觉)
错银铜双翼神兽,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南京博物院供图
秦跪射武士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
南京博物院供图
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王子午”鼎、错银铜双翼神兽……不久前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ld...
- 积极“触网”,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2020-06-28
当昆曲、木雕、汉服、古籍善本等遇到互联网,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光明网联合腾讯共同举办“互联网如何助力传统文化C位出道”线上研讨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周文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王跃工、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钟君、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著名作家马伯庸等多位产学研专家共同上线,探讨互联网如何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今年以来,在有效防控新冠...
- 以伟大民族精神托起民族复兴底色2020-06-2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以伟大创造精神厚植民族...
- 端午节,听习近平讲如何保护文化遗产!2020-06-26
“五月五,庆端阳。划龙舟,挂香囊。雄黄画个花脸妆,好吃粽子香又香。”随着这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成为端午节的标志,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高度重视。在端午节之际,让我们...
- 端午节,感悟习近平的传统文化情结2020-06-26
粽香四溢,百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到。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端午佳节,...
- 诠释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江苏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端午活动2020-06-25
端午节期间,江苏各地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时俱进地创造、更新节俗形态,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又从当代视角重新发现,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在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端午荟民俗,粽情沙家浜”文化节将热闹进行,看沉浸式演出与民俗展演,品祛病时令茶,体验端午农趣;在苏州盘门景区,“吴地端午云游江南&rdq...
- 特殊时节过端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新力量2020-06-25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夏至刚过,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端午节。因为“闰月”的缘故,这也是本世纪最晚的三次端午节之一。在湖北秭归屈原故里,当地以“中国端午·诗意宜昌”为主题举办端午文化节,采用现场+“云上”的方式,与线下和线上观众共迎佳节、同拜诗祖;在黑龙江,人们通过诗词歌赋颂端午等...
- 民间美术话端午2020-06-25
鱼形五毒耳枕
陕西千阳 中国美术馆藏
布老虎
北京 中国美术馆藏
...
- 漫评:互联网+端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2020-06-23
端午临近,大江南北粽叶飘香,水乡泽国龙舟竞渡。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醒目符号之一,承载的是融入民族骨血的天人合一、活力贲张与家国情怀。无论是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还是纪念孝女曹娥说、古越民族图腾祭等等,端午节无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光芒。网络时代,当端午节遇上互联网,沉潜不语的传统文化,立刻焕发出时代的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