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已经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名城会给全 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也让南京、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整个 的文化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南京云锦、金陵金箔、绒花制造……除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外,南京还有多达145项传统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南京市拥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项。其中,中国剪纸(南京剪纸)、古琴艺术(金陵琴派)等4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还有南京板鸭盐水鸭制作工艺、留左吹打乐等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4项;六合民歌、南京白话等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项。这些共同构成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 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锦之 。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 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8月《地理标志产品云锦》国家标准在南京通过 专家评审,同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次名城会更是使南京云锦走出国门,惊艳 。其不仅在开幕式的云锦时尚秀中大放异彩,在随后的市长论坛中,来自全 的各位市长也都身着特制的云锦,令人印象深刻。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金陵刻经处是中国近现代佛教文化的传播源。现位于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总占地面积3923平方米。
该处由杨仁山居士个人力量创办,是中国近代 个高等佛学堂,同时也是全 汉文木刻佛经版收藏中心、文物中心、出版中心。其珍藏的清光绪年间雕刻的18幅佛像版艺术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金陵刻经
木刻水墨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国古老雕版印刷的遗存,在 印刷史上占重要地位。主要分为刻板、印刷与装订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有若干道子工序组成。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版式疏朗,字大悦目,刻印考究,纸墨精良,著称金陵本。
2009年9月《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琴艺术(金陵琴派)
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中国 古老的富有民族色彩的弹拨乐器。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和与箫、埙等乐器合奏等形式。常见的曲目有《流水》、《广陵散》、《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等。
金陵琴派
琴坛自明、清以来有影响力的江苏著名的琴派有南京的金陵派、苏州的吴门派、南通的梅庵派、扬州的广陵派、常熟的虞山派等。
金陵琴派以兼取众家之长的气度确立了在中国古琴界的地位。它流传下了大量的琴曲、琴谱及琴论文献是研究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剪纸(南京剪纸)
南京剪纸明代初年已在南京民间广泛流传。尤以喜花和斗香花而闻名。喜花用于婚嫁妆奁、洞房和节日喜庆装饰。斗香花用于装饰斗香烛,是南京独有的、富有地域特色的刻纸。
中国剪纸(南京剪纸)
当代南京剪纸,以已故剪纸传人张吉根为杰出代表,以张方林、马连喜、张林娣等为代表性传承人。他们仍在从事南京剪纸的传承与发展事业。
2009年9月《中国剪纸(南京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元曲曲牌中的“南京调”是白局的古腔本调,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元朝末期的云锦织机房,因为表演时不取报酬,有“白唱一局”的说法,故而得名。
南京白局
盛衰随着南京织锦业的发展变化而起落,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说的是 正宗的城南老南京话,唱的是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揉进了南京秦淮歌妓弹唱的曲调,因其曲种收调众多,唱腔丰富多彩,所以又有“百曲”之称。
白局形同相声,表演一般一至二人,多至三五人,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具金陵地方特色,被誉为南京民间文化百科全书,对于研究南京方言,人文风俗有很高的历史贡献。2007年被列为 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被列为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人类用金箔的历史,与用黄金同步,据传已有7000年。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为金箔锻制的始祖。根据南京金箔业老艺人介绍,南京 早打金箔的在马巷一带。南京金箔经过十二道工序锤炼而成,至今仍保留了传统的冶炼、打制等工序。民间流传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只有一毫米厚,一万张金箔仅重178.125克。
金陵金箔锻造工艺
南京金箔贴金工艺装点了古代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当今中国所有的寺庙几乎都有南京金箔在那里闪光,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泰国、日本、扎伊尔等 名建筑物上也展现了南京金箔的辉煌。
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历代南京民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它发端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迅速发展,明代达到鼎盛。
秦淮灯会
明太祖朱元璋,为招徕富商建设南京,竭力提倡灯节,将每年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至十夜。每逢灯节,秦淮河畔处处张灯结彩、歌舞狂欢,一派欢乐祥和、繁荣热闹的节日景象,“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由此蜚声天下。
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王谢故居、吴敬梓故居、江南贡院、中华门瓮城展览馆,以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带。
2006年5月,《秦淮灯会》被国务院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以外,竹马(东坝大马灯)、龙舞(骆山大龙)、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秦淮灯会、丁氏痔科医术等,也被国务院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此以外,南京的竹马(东坝大马灯)、龙舞(骆山大龙)、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丁氏痔科医术等,也被国务院列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南京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
另外南京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省级非遗项目主要以项羽故事、达摩传说、伍子胥故事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留左吹打乐、高淳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以手狮舞、麻雀蹦、龙吟车为代表的传统舞蹈;以南京评话、阳腔目连戏为代表的传统曲艺;以象牙雕刻、金陵竹刻为代表的传统美术等传统文化项目组成。市级非遗项目较为复杂,多以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以及传统食品制作技艺与饮食风俗为主。
一座城市的霓虹华彩、高楼大厦或许会让人留恋,但终有一天会破败,也会被替代。而真正能够令人长久铭记的,只有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历史与人文。但目前部分“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导致失传危险。截至目前,南京市命名的228名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9人,省级41人,市级178人),入选年龄60岁以上的112人,40岁以下的仅12人。由于选徒门槛过严、短时间不易传艺、个别家族性传承的限制等因素,导致年轻人很难真正进入“非遗”领域。生存压力和行业缺少荣誉度,更加剧了传承人老龄化,继承者青黄不接。
正是以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 的丰富传统文化,才成就了南京这片文化沃土。希望能够在各方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下,让南京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找到一条新的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