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蓝印文化创新孵化基地,工人在描摹蓝印花布图案花纹(7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芳洲 摄
新华社长沙9月30日电题:千年邵阳蓝印花布:“一抹蓝”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记者刘芳洲、席敏
质朴的蓝,纯净的白,素雅的纹样……在湖南省邵阳及周边地区,“一抹蓝”的记忆在棉布上静静流淌了上千年。它是曾在上千年历史中把持着“时尚潮流”的邵阳蓝印花布。
在现代纺织工艺的冲击下,邵阳蓝印花布曾一度湮没。如今,经过邵阳县的抢救性挖掘和发扬,蓝印花布又重回人们视线。
将石磨研磨出的豆浆与石灰混合,制成防染浆,再隔着雕版镂空刮抹布面上浆。上浆后的棉布放入靛蓝与石灰混合发酵而成的染料里反复浸泡,再经过去籽、清洗、晾晒等工序,一匹有着精致、细腻图案的蓝印花布就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是记者近日在邵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看到的一幕。
邵阳蓝印花布又称“豆浆布”,源自远古时代苗族、瑶族人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据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当地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豆浆石灰代蜡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时期,邵阳由于水陆交通发达,成了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染印、销售中心。
“蓝印花布是儿时的记忆。”年轻的邵阳蓝印花布传承人罗沙沙说,小时候,家里有一套蓝印花布的四件套,那是妈妈的嫁妆。“我还见到过村里的乡亲们在小溪里唱着歌洗布,那个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8年,邵阳蓝印花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邵阳县启动了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和个人发展蓝印花布产业。罗沙沙的母亲杨彩虹被家乡发展非遗产业的执着打动,返乡创业,毕业于设计专业的罗沙沙也钻研起了蓝印花布的老手艺与新玩法。
“蓝印花布不应只作为记忆存在,我们要重拾它的技艺。”罗沙沙说。
近年来,杨彩虹母女俩四处拜访民间蓝印花布制作高手,寻找传统技艺。为了找到适合制成蓝靛的植物,杨彩虹远赴贵州等地,在山野间寻访,曾摔下山沟导致右脚骨折;罗沙沙走街串巷寻找民间残留的蓝印花布,将一幅幅图案买下来,已经收集了5000多种。
如今,经过母女俩12年的努力,狮子绣球、百子千孙图、龙凤呈祥……过去老百姓常见的蓝印花布纹饰和图案又重现了。蓝印花布还漂洋过海进入法国、美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高端商场,受到外国消费者的追捧。
“我国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当老技艺遇上新潮流,也可借机焕发新的活力。”罗沙沙说。